新闻动态
美容院如何应对人才的流失?
美容院要想让美容师专心的在你的店里工作,留住他们,首先需要店长有气度。人们常用“大将风度”来称赞某些领导者。所谓的“大将风度”,绝非指仪表而言,主要是指一种提挈千军万马的秉性、气质和素养。虚怀若谷,襟怀坦荡,与人为善,以大局为重的气度和美德,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修养。历史上,大凡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雄略之主,一般都具有超人的战略远见和博大的胸襟。唐太宗李世民夺取政权之后,不计前怨,重用政敌魏征,并提之为宰相,视之为明镜。结果,魏征得遇明主,尽力辅佐,为“贞观之治”贡献了一生的聪明才智。
三国的时候,陈琳是袁绍的谋士,他非常有才华。有一次,袁绍打算进攻曹操,令陈琳写檄文。陈琳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完成了三篇檄文,他把曹操骂得狗血喷头,连曹操的父亲、祖父都一同骂了。看了檄文之后,曹操气得火冒三丈,差点没休克过去。
毕竟曹操是三国中的大碗,他兵多将广,那场战争的结果是袁绍兵败,陈琳被俘。曹操手下的人都劝他将陈琳的头砍了,省得他再骂人。但是曹操没有那样做,他慕陈琳的才华,不但没有杀他,反而抛弃前嫌,委以重任。曹操的高姿态将陈琳感动得痛哭流涕,后来,他为曹操出谋划策,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后来,大家都知道,曹操统一了中原,当上了皇帝,完成了统一大业。如果曹操是个鼠肚鸡肠、心胸狭窄的卑鄙小人,怎么能成就那么大的事业。
周瑜也是三国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,然而两人的度量大相径庭。曹操有着政治家的胸怀,他广纳贤士,笼络人才。而周瑜则嫉贤妒能,最终被活活气死。
周瑜虽然聪明过人,但是却没有作为一名大将应有的度量,容不得超过自己的人。诸葛亮是何等充满智能的人物,周瑜却总想和他一比高低。赤壁之战,周瑜损兵马、费钱粮,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,却捞了个大获全胜,气得周瑜眼冒金星。
后来,周瑜用美人计,骗刘备去东吴成亲,被诸葛亮将计就计,最后是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,后来,周瑜用“假途灭虢”之计,想谋取荆州,被孔明识破,四路兵马围攻周瑜,并写信规劝他,周瑜仰天长叹:“既生瑜,何生亮!”连叫数声而亡,可见周瑜度量之小。
“气量有多大,事业就有多大”,在摄取财富的道路上,只有胸怀宽广,目光远大,才能不沉湎在琐事上,才能不被细枝末节所困扰,才能腾出精力,一心一意地发展自己的事业。领导者具有将帅气度,就能团结人,使用人。作为领导者,如果心胸狭窄,鼠目寸光,发现部下有一点与自己不一致的地方,就不能容忍,其结果必然忘记战略目标,无益于成就大事业。
如同山雀的成长历程一样,企业的成长壮大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企业的每一项进步都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。譬如引进一项新技术、新方法,开发一种新的产品,或者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、推行新的管理制度等,都需要企业更新原本的知识,吸收或创造出新知识,而这有赖于企业管理者对员工采取的知识管理来实现。
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,在瞬息万变的美容业中,领导者必须不断学习,善于综合他人的意见,否则就将陷入一意孤行的泥潭,被市场所淘汰。所以说,真正好的领导者不是“什么都懂”,而是懂得“不断学习、不断成长、不断进步”。真正的成功者永远知道“虚怀若谷”的道理,所以他总留意身边各种的资讯、新知识,不断的学习,强化自己的知识与技能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总是由“不断学习”的过程中,整理出更完整的知识技能,更有效的方法要诀,更正确的问题解决对策,让伙伴有效的“复制”,使得整个企业不断的进步与成长。
才识学问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条件,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不是人才;徒有丰富知识、先进理论,但却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人,只能称其为有学问,不能称为人才。人才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并将其运用到工作中的实践能力。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,岗位角色不同,要求其具备的知识也不相同。只要拥有过人学识,在一定领域里发挥出比普通人更大的作用,就是人才。就算是种地的老农,只要经验丰富、耕种得当,能够使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产量比别人高,他也是人才。
俗话说,活到老,学到老。大概意思就是人无完人,学无止境,对于一个想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素养的人来说,知廉耻,谦虚,戒骄戒躁,都是非常重要的。处处留心皆学问,学习是永远不会过时的,知识是永远不可能学完的。而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,要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,并且要清楚地明白,企业要想做大做强,学习是不可避免的。面对新的机遇、新的发展、新的任务、新的困难,我们应有新的目标、新的姿态,去迎接新的挑战。
古人云“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,“学无止境”,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进步也是同样的道理。如今已是变化发展日新月异,知识更新换代加速的时代,不管一个人是多么优秀,假如他夜郎自大,不持续汲取新的知识,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抛弃。所以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在耀眼的光环下,作为一名员工,只有加倍的努力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步伐,才能从发展步入新的发展。
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,成功的取得,离不开员工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,更与企业内部环境息息相关。公司为员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宽广舞台,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,这些都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。机遇与活力能在更大程度、更高层次上促进员工能力的发挥,成功的概率也会呈几何级数增长。面对竞争,我们没有停下前进脚步的理由,只有不断进取、不断发展,才能使自己不被社会和企业所淘汰,从而跟上企业的发展步伐,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。

400-600-7506